王健林不“A”了,但万达还是包租公龙头,这次回港不会受气了

地产原本
摘要:《首富王健林的一天》的日程表里显示,王健林一天24小时要去两个国家,三座城市,飞了6000公里,签了500亿元合同,每天工作12小时。像快递小哥一样,每天跑几十公里,很可能跑单费都被平台扣光了,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有回报的。

2016年年底的时候,万达的官微推送了集团领导人一天的日程表。

网友说这篇推文标题应该叫:《首富王健林的一天》。

日程表里显示,王健林一天24小时要去两个国家,三座城市,飞了6000公里,签了500亿元合同,每天工作12小时。

很多满脸高科技的姑娘在微博感慨:家公好努力。

当时,我一个炒股亏钱去跑外卖还债的朋友也推送了他一天的日程表:

一天24小时要去9个小区,骑了电动车60公里,送了6000元的外卖,每天工作12小时。

看了他的朋友圈,我只能感慨:谁不努力呢,但很多时候明明很努力了,却还是很难看到成绩。

2021年3月24日早上的时候,万达商业发公告称,决定撤回万达商业A股IPO申请。

这也意味着从2015年9月万达商业向证监会递交招股书那一刻起0,这五年多以来,万达商业为回A的所有努力的白费了。

像快递小哥一样,每天跑几十公里,很可能跑单费都被平台扣光了,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有回报的。

万达回A折戟并不意外。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办发(2010)4号文件表示: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税收支持暂告一段落时。

这一文件就注定了:此后房地产企业再难回A。

虽然中间也有不少不信邪,依然硬着头皮尝试回A的房地产企业,但成功的案例极少,还把自身折磨的半死不活。

当然也有成功者,不过寥寥无几,凭借旅游概念曲线回A的复星是幸运儿之一。

之后,为了过会,万达便开始了一段“自证清白”的去地产之路,披上“轻资产”与“去地产”的外衣,但万达商业打包的三大板块:商场、酒店、文旅还是被当成了地产业务。

随后,王健林还把资产包里的酒店跟文旅都剥离,还与苏宁、京东等等合作互联网产业,给自己披上轻资产运营公司的外衣。

但行业还是称这个为:商业地产。

王健林在2018年的万年会上强调:万达已经不再是房地产企业了。

但A股跟人们对万达房地产商的刻板印象还是没有改变。

在抖音上,一刷到王健林的小视频,还是有大部分人会评论:这是个卖房子的。

实际上王健林也知道回A之难,所以2014年万达商业选择了在港股上市。

在给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里,万达商业透露:2010年3月就提交了A股上市的申请,但未获得批准,因此放弃A股。

整个招股书里就透露着两个字:心酸。

更心酸的是,万达商业在港交所过会后,但由于港股市场不认可房地产企业,给予万达商业的估值极低。

万达商业在香港的日子里,股价大多数的日子里都低于发行价,让万达商业的发债、融资以及股东套现都处处受限。

所以在港股上市仅15个月后,万达就发布了退市公告。

学者们称:这叫港股的傲慢与偏见。

在万达商业的A股IPO申请撤回公告中,万达还说:将对本公司相关资源进行重组,以尽快实现境内外上市。

这也被市场认为:万达商业将二度赴港上市。

但这一次,王健林再在港交所敲钟获得的关注可能不一样了。

商业地产收入结构有许多种,过去的万达是不被香港资本市场喜欢的那一种之一:以售养租。

过去的万达合了地产出租和出售两种盈利方式,享受房地产开发和资产溢价双重利润。

万达资金构成的核心是“以售养租”,通过项目销售部分的还款平衡投资现金流、

商业持有部分的租金较低,以达到“稳定开业”的核心目标。

“房地产开发补贴商业经营”的模式为当前万达集团开发模式的精髓。

但香港资本市场担心:你房子卖不出去的话,你商场肯定也开不下去了。

当然,香港资本市场最讨厌的还是SOHO中国这种:不仅卖住宅,商业也要一起卖掉的。

但现在香港资本市场已经为对“以售待租”的偏见道歉了。

因为他们发现,当一家“以售养租”的房企孵育出足够多能创造稳定现金流的商场后,其实就是他们偏爱的香港之子:太古地产。

来自内地的龙湖跟新城已经证明了内房企运用这种模式不输港企。

这些企业就算以后不卖住宅了,靠收租也能收到:世界毁灭。

在去年内房企在港市股价基本大跌的情况下,龙湖还能上涨就是因为:商业。

并且万达的商业与新城、龙湖相较起来:管理经营的轻资产业务占比还更大一些。

就像李嘉诚跟马云说的,天塌下来你也要有一样东西是能赚钱的。

据了解,目前万达商业总管理336个万达广场。

之后万达每年大概可以稳定收租:一千亿。

之前,在一本讨论孙子兵法的数里,作者引用克劳塞维茨的话说好的将帅一定要具备两种特质,其中一种是眼力。

另一种是,果断。

作者还用了王健林举例,说军人出身的企业家,最大的特质就是杀伐决断。

万达商业从赴A失败,再到赴港,再到私有化回A,再到此次重新找机会上市。

虽然折腾都是万达商业的无奈之举,但也是王健林在无奈之中的一次果决。

作者说:准确地判断形势并果断地承担风险,是成功的战略家必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强大的决断力,才能把你的智慧和果断的行动结合起来,从而抓住机会,取得胜利。

龙湖、新城这两年在港股、A股依靠商业走出了房企的低PE陷阱,虽然万达16年在港退市错过了这几年的时间,但论规模,万达还是包租公龙头。

这一次万达再次重抓上市的机会,大概率是不会再受气了。

文章关键词:租赁 金商网 房商网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楼市调控为何伤的都是刚需?专家:有钱人不怕
下一篇:万达商业“撤A赴港”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