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物业品质管理核心理念
							   概念与内涵
							1.物业品质管理是物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需结合技术、制度与人文关怀,实现从“基础服务”到“品质体验”的升级,最终达成业主、物业企业、社区环境的多方共赢。
							2.核心:专业管控、应用实施、过程评估、指导落地、法律法规的应用、及时更新。
							模块二:管理体系构建
							1.人员架构搭建(结合本公司服务业态、专业需求、选聘多业态品控人员,可兼职)。
							2.结合服务业态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及地方性文件,作为公司体系文件的指导文件。
							3.整理服务合同、管理规约类约定,明确双方责权利义务。
							4.调研员工业务能力水平、需求,寻找适合的品质督导方法、落地方法。
							5.定期评估实施落地情况,员工的意见反馈情况,及时修订文件及品质督导方法。
							6.制定品质部系统管理制度(服务质量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业主体验的优化)。
							7.制定品质部人员管理制度、学习提升要求、考核制度、人员淘汰制度,确保品控人员的专业性。
							模块三:如何具备品质管控思维
							1.不断收集相关外来法规、文件,组织学习,及时修订公司管理体系。
							2.定期例会收集各专业板块日常品质检查相关问题,做好数据分析,针对性品质管理提升。
							3.定期做员工对品质管理的意见、建议收集,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
							4.关注国内物业行业相关事故案例、收集警情通报、法院判决结果,及时开展相关纠错,修订相关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管理标准、人员要求。
							模块四:品质检查体系设计
							(一)品质检查体系设计
							1.  检查规划与标准
							依据服务业态划分品控片区、品控板块,制定检查计划
							2.  检查内容定向化
							依据法律法规、合同约定内容、服务等级标准、公司管理体系,制定综合检查细则、专项检查细则、夜间突击检查标准,保证全时态品质管控
							3.  检查执行与问题整改报告
							针对检查相关问题,依据法规、合同约定、服务等级标准,出具整改要求,明确责任人,规定整改期限,期满进行复查,整改期间可进行专业指导。
							4.  检查总结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量化分析,针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查找原因,进行培训,强化整改落地。
							(二)管理体系构建
							1.  服务质量管理
							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跟踪分析(月度、季度、半年、年度)。
							2.  设施设备管理
							(1) 满足法律法规的维护保养计划;
							(2) 满足设施设备技术要求的维护保养计划、检测计划。
							3.  保洁绿化管理
							(1) 满足服务等级标准;
							(2) 按照季节、类别制定计划;
							(3) 按照人群特点进行岗位安排,风险管控。
							4.  安全管理
							(1) 满足法律法规按质量完成相应演练;
							(2) 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
							(3) 满足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5.  维修服务管理
							(1) 有偿服务收费透明,流程清晰;
							(2) 报修维修及时高效;
							(3) 公共区域维护保养满足服务等级标准。
							6.  业主体验的优化
							(1) 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社区文化活动;
							(2) 结合小区不同需求开展相应的多种经营活动。
							(三)物业管理品质提升意义
							物业品质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业主信任的纽带、社会价值的载体。通过系统性管理,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政府满意、业主满意、员工满意、企业满意,构建多方共赢的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