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营销需要建立一套实操机制,不该只盯着KPI

明源地产研究院
摘要:建立一套实操机制,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和干扰,可能是解决一线痛点的出路。

在你看来,对一个管理者,无论什么级别,“优秀”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完成KPI? 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完成业绩指标?

答案似乎都没有错,但真实情况完全相反。

让团队骗自己,还是骗客户?

项目上个月的”客户满意度分数“非常低,这项KPI考核被扣分,罚扣相关人员的工资。

作为管理者,怎么可以接受?

于是我叫来了客服经理、项目营销经理和案场经理。我对他们说:”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这个月的分数必须提升!“

如果你是他们,会怎么做?

当时那三位经理,要求所有置业顾问给每一个客户打电话,请求客户接到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电话的时候,全部打满分。

如果客户同意,就可以获得礼品奖励,如果不同意,就想尽办法磨到客户同意。

果然,这个月的满意度调查分做到了满分,客服经理也保住了饭碗。

而置业顾问打的这个电话,也在客户心里种下了“开发商做假”的种子。

为了KPI数据,我们反而做了最不能让客户满意的事。

客户购房,信任的是置业顾问还是企业?

我们在让团队骗自己,还是骗客户?

阻止一线做

他们认为对客户最对的事情

有一次在盘点一个项目的营销费用时,发现超预算了,我把营销经理叫进办公室,说:“费用超了,你做个方案,今年的预算怎么控制住。”

如果你是营销经理,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

他的做法是把策划经理叫过去,将我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然后策划经理就颓在桌子上了。

不过他还是想出了办法:对剩余费用做了一个分类:必须花的和非必须花的。

必须花的钱有:物业费、薪酬福利、代理分销费、广告月费等。

非必须花的钱有:活动费、广告费、礼品费、物料费等。

根据这个表,他开始对“非必须花”的费用“下手”了。

同时,为了节约礼品费,他又做了一个礼品领取制度:

1、50元礼品,要向销售经理申请同意;

2、50-200元礼品,销售经理+策划经理同意;

3、200-500元礼品,营销经理+销售经理+策划经理都同意;

以上礼品要求置业顾问自己申请后,去找策划专员领取。

客户需要亲自登记签收,内容有身份号、手机号等等信息。

然后营销经理就兴冲冲地拿着这个措施,来找我汇报了。

我当时看了,也觉得这些控制费用举措没有什么问题。

果然当月礼品消耗量得到明显的控制,但是恰恰问题就出在了这两件事上。

坐在办公室的我们并不知道:

一线置业顾问在需要礼品的时候,因为要同意的领导太多,就选择不送。

于是有的错失了客户、有的没有了邀约理由、有的自掏腰包买礼品、有的给客户返佣。

而选择送礼品的,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

客户不耐烦地等待,策划身兼数职找不到人,置业顾问满头汗,满售楼部找人。

好不容易找到策划,还需要客户先填写表格,让客户感觉受到侮辱,十分反感。

过去配有500-1000元的礼品,用于处理问题客户和辅助逼定,而现在完全优化掉这项费用后,相当给置业顾问减配。

遇到特殊客户,他们只能想其他办法,反而增加了更多管理问题。

一线员工很清楚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赠送多少金额的礼品给客户,但是因为我们为了报表上的数据,给一线带来相反的效果。

善变的命令 和不变的逼团队

“明天开始停休啊!”

“今天不开单的组,所有人罚款啊!”

“今天再不开单,这个月业绩排名最后的明天就淘汰!”

“现在马上给客户打电话,告诉他明天涨价!”

“下午的培训取消了,全体打电开去!“

”外面的人都马上回来,现在要开个会!“

这样的情况,是不是每天都在售楼部发生?

月初定的淘汰、奖罚制度还贴在墙上。

突然接到上级逼问业绩的电话,团队管理者为了能”挤出“一些业绩,临时想到的唯一办法——逼团队。

因为管理者觉得:业绩嘛,挤一挤还是有的。

有人说,营销本来就应该灵活,一看完成的不好马上调整,有什么错?

我想说,那是在用“消耗和折腾团队”去掩饰“无章法的管理”。

任何一个计划都有效果呈现周期,计划可能是季度、月度、周度、三天,你可以将长计划拆分为阶段性短计划。

一个”接领导电话就慌“的管理者,必然带着团队除了疲于应付外,完全没有自己的节奏和章法,项目只会越卖越差!

你的安全 是业绩的不安全

为什么大家都会盯着KPI?都盯着领导要求?

因为在从业者看来,在职场混,这样做是最安全的。

一线员工的时间是不是被频繁占用?基础工作是不是都没做好?体力是不是消耗在了无意义的事务上?

客户体验好不好、开不开心、有没有受到伤害?

很多人根本不关心。

这就解释了我们给客户“洗脑”没有用的原因。

—— 结语——

建立一套实操机制,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和干扰,可能是解决一线痛点的出路。

而各级“领导”们,真的都该想想,我们是不是害置业顾问卖不了房?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旭辉控股已授出约1.56亿份尚未行使购股权,只有1349.45万为已归属股权
下一篇:房企喊了多年的“去地产化”,如今恐怕真的要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