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疯了!有人比暴雷的房企更穷,更渴望松绑

地产人雷淋
摘要:近期,福建、湖南、河南、河北、广西、重庆等地的十余个城市相继释放“鼓励购房”的新政,没有嘴炮,都是实实在在的购房补贴、契税减免。

近期,福建、湖南、河南、河北、广西、重庆等地的十余个城市相继释放“鼓励购房”的新政,没有嘴炮,都是实实在在的购房补贴、契税减免。

楼市调控了近一年,最难的不是还不起钱买不起地的房企,而是已经饿疯了疼哭了也不敢声张的地方。

2021年,地方已经饿疯了

由于债券的穿透式监管,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新增专项债仅完成了全年额度的40%,慢于历史同期约70%多的进度;

占政府基金性收入90%的土地收入,从8月至今单月同比增速已经降至-10%左右。

今年继续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减免,预计全年减负超7000亿元;

受疫情反复以及自然灾害影响,地方损失、支出累计近万亿;

截止今年三季度地方杠杆率(不包含隐形债务)增长至36.9%,创历史新高;

今年,地方上是真难。

上半年钱融不上,下半年地卖不出,

全年疫情反复经济生产不畅支出加大,持续减税降费收入缩减。

想多融点资搞点钱,监管太严,杠杆率又太高;

想多卖点地增加收入,调控太严,房企都穷哭了;

想多收点税填补窟窿,经济下行,企业眼巴巴看着你;

想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疫情反复,额外支出增加;

想彻底躺平,瞅瞅四周都在搞高科技你争我赶,只要有一口粮就得喂给搞科研的。

饿的两眼昏花的地方,难呐。

我们普通人难,还能发发牢骚,

开发商难,还能到处喊一喊,

地方难,忍着。

不仅得忍着,还得想办法解决经济增速的问题,解决就业的问题,解决绿色双碳的问题……

明年的总基调:稳,为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所以明年的经济任务比今年更重,

明年经济维稳的两把推手,一个是基建,一个是楼市。

不仅要搞,还得提前搞。

不仅要提前搞,还要责任到地方。

基建历来是支出的大头,而基建支出的六成都在地方。

这就好比让一个饿的站不起来的人去跑马拉松,不等教练吹哨腿就抽了。

任务背上了,下一步就是搞钱。

去哪搞?大概率还是土地收入。

稳经济的推手是基建和楼市,搞基建和楼市的推手是土地收入。

2022年,戒不掉的土地收入

1993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央地收入分配占比基本上1:1,支出责任比重则变化为2:8,去年甚至到了1:9。

地方在财权小、事权大的格局下,更加依赖卖地。

目前地方的收入来源有两种:

一种是以税收收入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另一种是政府性基金收入。

目前两种收入方式规模相当,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九成是土地出让金,堪称地方收入的“半条命”。

通过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城市积累了扩张的原始资本。

近三十年来,城市的每一步扩张,都写满了土地收入。

比如基建,

一般而言,基建资金的60%来源各地方的自筹资金,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新增专项债、PPP和城投债等。

但是目前在防范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政策基调下,城投平台融资束手束脚。

明年搞基建主要的发力点还是依靠地方的“显性”资金来源,也就是一般公共预算、新增专项债和政府性基金(土地出让金)三个方面。

注意!

土地出让金对明年基建的支撑远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地方偿还专项债、城投债的资金有一部分也来源于土地出让金 。

尤其是专项债利息,只能通过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偿还,不得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偿还。

所以土地出让金不仅显性支持基建建设,同时也以隐性偿债的方式间接支持基建,支撑城市发展。

再比如对GDP增长的拉动

近两天中央和地方已经马不停蹄地抛出了一大波基建包:

13号,发改委发布102项重大工程项目,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14号,发哥再次发话推进重大项目抓紧上马,能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14号,成渝双城经济圈2022年拟推进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约2万亿元。

抛出基建包的同时,钱也提前支了。

同样是14号这天,部分地方债已提前下达,以便明年初早发债,稳投资稳经济。

准备好吧,朋友们,一大波红利即将来袭。

一、在基建产业链上趴着的朋友,要吃的满嘴流油了

基建项目申报的弹性非常大,财政方向是主导,只要经济稳增长的诉求足够强,项目的审批量就会大幅增加。

下面这张图是2021年各个地区基建项目的申报数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主要发力点。2022年申报动工的项目会比2021年更多。

明年的新老基建齐发力,村里的断头路、城里的新地铁、老区的新基建、新区的产业园,都会迎来新气象。

在基建产业链上趴着的朋友们,要吃的满嘴流油了。

二、调控可能会放松,放松的目的是“以托楼市来托地市”

既不挣钱,又卖不出去货,谁还敢再拍地。

放松调控托住楼市,为的是让房企有钱赚,房企有钱赚才会继续拍地。

三、放出来的水,有一部分一定会流入楼市

财政宽松,意味着流动性充裕,也意味着一定会有一部分水流入楼市。

但是,

这部分水直接流到购房者手里的可能不多,但会流进房企手里。

房企不拍地,一部分是因为没利润,另一部分是因为搞不到钱。

所以,大概率会给房企适度解绑信贷政策,起码能拿到钱融到资去拍地。

松绑了房企的融资渠道,保证了他们的利润,房企愿意拍地了,敢拍地了。

地方有了土地收入,土地收入供给的基建,债务以及一连串的产业链上的行业,才能转起来。

否则,谈什么稳经济?

对于刚需和改善客户来说,买核心城市、核心板块。

一定要抓住年底房企打折优惠的时间点,一旦他们拿到钱手里宽裕了,会收回折扣。

也一定要抓住现在二手房东能砍价能打折的时间点,一旦核心城市出现因城施策的短暂放松,二手房东会再次傲娇,不愿意谈价。

明年上半年楼市的大趋势:不会跌,但大涨也不会有。

但是,因为有大基建的助推,因为要稳经济增长,对于土拍依赖度较高的核心城市,可能会涨一些。

比如,土地收入依赖度高,全国GDP占比也高的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四川六省。

返回首页
上一篇:2020年,房地产业最终核实数为73425亿元
下一篇:#房课地产日报# 万科:吴镝接替张海任上海区域区首;浑水做空贝壳,贝壳回应:你不懂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