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 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许宏才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健全依法从严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不留后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临近年底,大事不断。
12月16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预算司负责人兼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宋其超出席吹风会。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
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要求严格地方建设项目审核,管控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强化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债务融资管控,严禁违规为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决不允许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
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坚持分类审慎处置,纠正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当中的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管理,严禁新设融资平台公司。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信息披露,严禁与地方政府信用挂钩。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和资产,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防止地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平台化”。
推动出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办法。
自从2015年地方启动发债以来,地方债务市场几乎是平地起高楼,置换债和新增债齐飞,地方债整体规模从可以忽略不计到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第二大品种。这已经引起了财政系统内部广泛担忧,尤其是专项债的规模连年飙升。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接近26万亿,地方政府债务率已逼近100%的警戒线。地方债主要包括法定政府债务及隐性债务。其中,法定政府债务是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前述26万亿的规模即为法定政府债务规模。隐性债务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措的债务。一些市场机构测算,隐性债务规模大约在40万亿左右。
近年来由于城投非标违约增加,市场也在关注地方政府会采取何种措施应对。
展望2021年,虽然地方政府债券中的大部分可以通过再融资债券继续延期,但是其偿还利息的压力越来越大。2020年全年的债务付息支出已经达到9829亿,同比增长高达16.4%。
地方政府力保的一定是政府债券,其次是平台公开发行的债券(主要是城投债),然后才是非标债务。但法定政府债务大幅扩张对地方财政能力的侵蚀会大大影响地方政府对平台的支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