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土拍市场冰火两重天,民营房企集体躺平、地方城投大举拿地…行业的玩儿法又要变了?

地产人言
摘要:刚结束第三轮土拍的南京,国资拿地比例接近8成,远超此前两轮。其他地市也不遑多让,国企和城投平台成为拿地的绝对主力。

如果要形容下半年来的土拍市场,“冰冷”和“火热”这两个矛盾的词可以同时出现。

一边是土拍市场持续遇冷,多个城市多块土地频频流拍,以致于不少城市在被迫大幅降低了门槛;

另一边是地方国企和城投,成为了拿地的核心主力,这些企业将大部分摆在货架上的土地收入囊中。

比如刚结束第三轮土拍的南京,国资拿地比例接近8成,远超此前两轮。其他地市也不遑多让,国企和城投平台成为拿地的绝对主力。

而在今年11月初房地产融资政策破冰之时,城投公司和国企地产成为发债主力,融资计划井喷。

一手囤下大量土地,一手又融到大量资金,地产行业传统的三要素“钱、地、人”,其中的两项都被城投吃到肚饱。接下来他们该怎么干,这成为了所有人更关心的问题。

就像各类食材齐备,只剩一位手艺高超的厨师烹制出一桌珍馐美味。

也难怪在一片城投和政府平台拿地的消息中,有人已经将目光聚焦在了代建业务板块,尤其是布局了代建业务的房企。

01

城投成了拿地大户

钱从哪儿来?

要理解为什么城投公司会选择房企做代建,就要先了解城投公司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不能自己干。

一般来说,城投公司都是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主要做的事是参与大规模的土地一级开发,推动基础建设的发展。

一块荒地只有平整了土地、规划了路网水网、修了路、造了桥、通了电,才能有后续的平地起高楼。因此,城投公司大多是以准经营性、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为主,做的事都是政府服务性质。

你可以将城投公司看作是地方财政的延伸,是地方政府的施政抓手,当然是政府指到哪儿打到哪儿。政府想发力基建,城投公司就要去修桥铺路,政府发力文旅产业,城投公司就要成立旅游发展公司。

很大程度上,城投公司肩负着公益使命和政府意志,是稳定市场的重要筹码。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一边的城投公司是地方政府财政的延伸,一边的土地出让是政府的重要收入,城投拿地对地方政府来说相当于左兜掏右兜。

大量城投公司拿地之后,城投的钱又从哪里来?

根据万得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到11月29日,城投公司债发行合计2326支,发行规模为1.74万亿,同比增长仅1.17%,增速大幅放缓。这也意味着城投拿地潮并非以大举加杠杆的形式。

更关键的是,城投以市场化的方式拿到了土地,无论是进行商业地产、保障房还是城市更新业务,都对开发经营经验和能力有较高要求,否则无法形成足够的经营性收益,将加剧经营压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后续无论是从拿地资金端,还是土地开发环节,地方城投似乎都有强烈的需求引入合作方来共同参与。

一方面,城投要缴纳的土地价款是政府追加注册资本用于支付土地款,还是以土地抵押来融资缴纳土地款?如果这样的话势必会形成较重的财务负担。

另一方面,许多城投公司并没有房地产开发的产业资源和经验,如果对拿到的土地无法形成足够的经营效益,将会进一步加剧地方财政的压力。

这一系列的问题似乎都在将答案往一个方向上引导:或许缺席这几轮土拍的房企,似乎仍有下场的机会?

02

城投+房企的组合

会不会成为市场主流?

围绕拿地的城投缺少土地款、缺少操盘手这两个问题,也相应地诞生了两种合作的模式:

一种是城投平台拿地后直接转让给房企,房企以收购的形式进行开发;

另一种是直接引入房企小股操盘,或是直接委托房企全盘操盘,房企提供从项目设计、产品定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营销服务到物业服务的全流程开发服务。

这样一来,两个问题似乎都有了解决的答案:

一方面股权合作不仅解决了部分融资难题,也转移了部分风险。

另一方面,引入房企小股操盘也能保证开发流程更加专业,同时也意味着效率提升、成本的下降,开发出溢价产品保证利润的增长。

现实情况中,房企+城投的这个拿地的组合,今年尤其多。比如:

今年8月份,祥生集团与浙江交投联合体就以5.1亿成交价格拿下嘉兴一块地;

同一时间,华润和嘉兴城投联合体以13.25亿总价在嘉兴拿地;

12月中旬,远洋集团&青岛地铁&青岛市北建设联合体还以12.05亿总价拿下青岛一块地;

12月11日,电建地产与重庆地产联合体也以9.82亿总价在重庆拿地。

而在城投+房企共同开发的模式,例子同样不胜枚举,比如,绿城与成都城投这个组合,在业内号称“双城记”,其合作模式在行业内传为佳话。

绿城与成都城投曾是成都土拍市场上的对手,称得上不打不相识,双方合作的时间要追溯到2017年,“双城”合作的第一个项目“诚园”中,以“城投作资方持股55%,绿城操盘方持股45%”的模式展开。

此后,成都城投和绿城二度合作了“凤起蘭庭”,采用了另一种合作模式,城投置地集团做开发商,绿城管理集团作为管理商。

在选择合作房企方面,国企央企地产当然是地方城投的一个选项,但对于市场上最具活力的民营房企来说,同样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而民营房企发力的抓手,正是代建业务。

03

代建业务

低杠杆、抗周期、弱风险、高利润

事实上,带地产行业内,代建业务的发展潜力已经得到了公认。

根据克而瑞统计显示,TOP50房企涉及代建的占整体三成左右,已经成立了专门代建公司的有5家,其中2家已经上市。

中指院也给出了相关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代建项目销售额将超2万亿元,代建合同收入近千亿,又一个万亿规模的大市场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地产行业的代建模式一般分成三大类:

①以产品力为标签的规模型房企,包括做住宅代建的绿城管理、雅居乐房管、华润置地和商办类代建为主的金地管理;

②以部分聚焦区域代建为主的房企,在企业深耕的区域市场份额较大,包括中原建业等;

③以产品特色标签差异化见长的房企,比如以做绿建为主的朗诗等。

之所以看准代建会成为房企发力的下一个方向,主要还是基于这轮行业调整带来的发展理念的革新。

在上一轮行业上升期,那些豪赌拿地、疯狂加杠杆的房企,伴随行业出清被淘汰,留在场上的房企也革新了发展目标和模式:后地产时代,降低发展风险成为企业发展的题中之意,产品、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将成为房企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正在弱化,但居住属性却在不断加强。也正是由于这一变化的发生,经营力、产品力、服务力已经成为房企的主题词。

而代建的业务模型,正好在各方面契合房企对低杠杆、抗周期、弱风险、竞品质、高利润的需求。

①首先,代建业务是一种轻资产模式,主要提供服务,并不负责投资,或者只进行小股操盘。因此,代建公司能维持较低杠杆,不依赖外部融资来源,负债率相对较低,这也符合当下降杠杆的主流环境。

②其次,代建业务更少受到房地产市场周期的影响。如市场较好时,代建公司会有充足客户来源;而当市场下行时,中小房企也会利用代建公司的品牌与服务抵御周期性风险。

③最后,由于代建业务的轻资产特性,还能让代建业务拥有更高的利润率水平。此外由于规模经济带来成本效益,也能让代建公司能进一步提高利润率。

虽然市场大、刚处于起步阶段,但代建行业已经像地产行业一样,出现了马太效应,根据中指院的数据,2020年底时,国内前五大代建企业占据了约60%的市场份额(按新签合约建筑面积计)。

拿两家已经登录港交所的两家代建企业来说,其披露的财报数据也展示了代建行业的强大发展潜力。

例如,绿城管理2021年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达到47.5%,归母净利润达到2.7亿,较上年同期增长82.8%,归母净利率达到25%。

刚上市的中原建业,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35亿,过往三年符合增长率达到30.5%,实现了净利率57.1%的惊人水平,而把净利率保持在60%左右,中原建业已经连续保持了4年。

从这几个优势来看,房企的代建业务也的确符合资本市场的审美:风险可控,有抵御周期的能力,还有稳定的利润可赚取。

因此,无论是从城投手中收并购土地,还是小股操盘参与城投公司手中土地的开发,两种模式殊途同归,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

而今年三四季度被城投拿走的这部分土地,待到其进入市场获得销售回款之后,或许成为参与其中的民营房企获得回血的重要契机。

究竟后续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返回首页
上一篇:嘉兴魏塘街道智果村出让地块面积3.93万平,竞买人须配建一所幼儿园无偿移交县人民政府指定单位
下一篇:招商蛇口:管理红利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