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1年的房地产行业给人的感受同样深刻。
去年下半年至今,焦虑的情绪在房地产行业弥漫开来。
随着土地红利、政策红利、资本红利的陆续消失,规模为王、靠负债推动规模高速发展的盈利模式已宣告终结,如今行业已加速步入“黑铁时代”。
今年对于大多数房企来说,仍将会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
房企到底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今年的鏖战?
有不少房企即将或已经走在深度变革的路上,对自身的战略、管理、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新规划。
01
战略
“活着”至上、“稳”字当头
2022年的地产圈无疑还会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市场分化越来越明显,二是行业规模开始萎缩。
面对这样的行业变局,企业到底该做怎样的战略抉择?是延续此前的战略模式,还是直接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个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不论如何,这个战略都要是适合企业且能支撑企业“活下去”的,基本所有企业的战略导向都是“稳”字当头。
有人选择坚守:碧桂园已经连续4年将“全竞提升”作为年度主题;中奥也仍将坚持以地产开发为主航道,做“生产型开发商”,坚持区域深耕的战略步伐以及规模、利润率、负债率“三角动态平衡”的经营模式。
有人选择全新变革:旭辉在2022年正式步入三五战略变革,每一次的对外发言都在表示要“穿新鞋、走新路”,相关的动作已然不少;金茂表示要全面从规模导向转为利润导向,以精益建造为核心,力争3年将综合工程管理能力打造成核心竞争力。
02
管理和经营
向制造业学习、稳住利润
房地产依靠高杠杆扩张的模式不再可行,行业日益演变成一个利润固定、偏向基础制造业的行业。
但是与制造业相比,房地产行业整体管理仍然是粗放式发展,无论在八大成本、三大费用的成本管理中,还是销售力的打造上,以及周转速率和负债水平等管理上,还有很多提升空间。
也因此已经有不少房企正式提出要在管理上向制造业学习靠拢。
旭辉林中在2022年的新年致辞中提出要改变过去只关注规模、粗放式向外扩张的发展模式和心态,由奢入俭,向制造业学习,提高精益管理水平。
中奥也同样表示要在管理上向制造业学习,并促进各个职能条线以专业的行为去提升效率、兑现红利;与此同时在市场拓展和产品打造上则要从农耕文明中取经,更加聚焦深耕,精准拿地,以“精耕细作种粮食”的心态,来应对市场。
然而过去的数十年间,在顺畅的融资渠道的催化之下,房企的快周转行为导致了利润率的走低和隐形杠杆的提升。这造成了两种可怕结果:前者带来利润表的恶化,后者则埋下了风险的种子。
而今,“活下去”仍是今年绝大多数房企的主旋律,风险管控、企业安全也成为了各家企业工作重心,各家的管理主题基本都是清一色的“提质、降本、增效”。
中奥内部曾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对冲市场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稳住利润。”
这句话以前大家也不是不明白,只是在当下却成为了不得不去做的事。有不少房企也已经将有损利润的行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旭辉林中在新年致辞中着重强调要防止财务风险、重视投资风险,对亏损项目低利润项目零容忍。
万科提出“节衣缩食、战时氛围”已经有几个月了,而在前段时间的黑铁时代讲话中郁亮又说行业已经是10%左右的微利,再像过去那样大手大脚、做二传手、假手于人、层层转包,肯定就没钱赚了。
他提出了四个字:流程再造。
今天黑铁时代了,我们自己不干谁干?现在很多用成本加成方式的收费模式都会被颠覆掉。
未来的行业“利润保卫战”将会频现。
03
组织
刀刃向内、管理下沉
郁亮在黑铁时代的讲话中说了谈了很多关于组织建设的内容,他发出了一个疑问:
各区域真的需要建设那么多的产品线,那么多产品负责人吗?还需要每个公司单独建立一支投拓团队专门负责研究城市吗?
他最终得出的结论显然是否定的:面对激烈竞争,我们没有那么多资源和精力分散发力。
他说面对业务的此消彼长,组织的适配同样也要该“长”的“长”,且必须要“长”,但同样该“消”的也要“消”。
华润和建业异口同声地给郁亮的话做了个总结:
刀刃向内、刮骨疗毒。
在“只能以输赢论英雄”的当下,组织、人才必须要加强要求,不断打胜仗,才能挺过寒冰期。
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加强打造“子弟兵”,“管理下沉”也成了很多房企的统一策略:
万科要求管理人员都要全部下沉,身先士卒;中奥也在让管理真正进入区域,深入一线,将亲眼所见化为精神驱动,打逆境战,表示要“塑造大公司格局的同时保持小企业的灵魂”。
显然,2022年房企在组织、人才上的变化依旧会很频繁,可能也会有一些创造性的举措出现。
结语
2022年注定是行业深度大变局的一年。
如今还能稳健发展的房企,无一例外都是审慎、低杠杆,重视现金流和利润,并把风险时刻放在心上。
但在稳健的同时,它们也是在探索新玩法、新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最终活下来的,也是这种稳重求新,守正出奇的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