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楼市,流行画饼。
饼画得是越来越多,但老百姓至今也没吃着。
万众期待的“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央妈在8月初亲口说的“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结果到现在,也没银行回应。
这两天,楼市被“认房不用认贷”和“房企降价卖房”的消息轮番轰炸,看着很重磅,实际很失望。
01
认房不用认贷
这两个月,“认房不认贷”政策的推进,当真是历经周折——
7月底,住建部部长倪虹召开座谈会,呼吁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认贷”;
8月底,住建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的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简称:《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
发声的部门从一个变成了三个,看得出来,官方的确有些着急。
但这速度,实在不敢恭维。
毕竟,三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也只是“推动落实”,并非“落实”,两次之差,差距大过马里亚纳海沟。
官方有所顾忌,咱也明白,因为“认房不认贷”政策的落实关系到一点——
一线城市到底松不松绑?
“认房不认贷”政策,对广大的三四线城市来说,如今已是形同虚设,人家早在过去的两年里借着各种名头松绑了。
现在还坚持着“认房不认贷”的,只剩下一线城市和部分重点二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
一旦全面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也就意味着,全国楼市都得松绑了。
然而,官方在犹豫。
因为全面大松绑,意味着北京、上海这种等级的超一线城市势必也会加入其中。
如此一来,这件事透露出的信号很糟糕,连北京、上海这种等级的城市都要用“认房不认贷”来刺激楼市,那楼市的情况得是啥样啊!
显然,官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认房不认贷的相关新闻后面,还特意补充了一条备注——
“此项(认房不用认贷)政策作为政策工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
这么谨慎的态度,站长估计,一线城市就算真的松绑,大概率也会先在局部地区试点,不会全面铺开。
近期有意换房的小伙伴,建议再看看情况。
02
支持降价卖房
如果仔细看这段时间的新闻,我们会发现,最近官媒发声有点儿多——
8月20日,中国房地产报发文《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剧,期待调整优化政策尽快落地》
8月23日,证券时报发文《缓释资金压力,给房企更多定价空间》
这两篇文章,传递出来的,其实是同一个观点:
最近房企压力有点儿大,要支持房企降房价卖房。
之前在聊碧桂园的时候(《碧桂园,危了》!》),站长就说过这事,碧桂园“摆烂”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房子卖不出去了。
2023年1月至7月,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金额1408亿元,同比下降35%,较2021年下降61%。从4月开始,碧桂园的合同销售额逐步下降,从4月的226.9亿元降到了7月的120.7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碧桂园守不住很正常,因为接下来销售额还有可能更差……
融创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2023年上半年亏了150亿到160亿,融创这段时间卖项目,卖酒店,把位于北京的总部搬回了曾经的发家地天津,孙宏斌的背影里写满了落寞。
恒大更是不得了,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在美国纽约申请破产保护了。
8月的楼市,雷就跟鞭炮似的,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房企的日子一个比一个不好过,如此表现,老百姓又怎么会对楼市有信心呢?
或者,他们哪里敢有信心!
房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逼仄,怎么把手里头的房子成功卖出,才是当务之急——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降价卖房似乎成为最优解。
事实上,房企搞“降价促销”,早就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位于广东珠海金航区的航空新城,在2021年的备案均价是2.8万/㎡,后期价格一路下滑,到今年7月,这个项目的备案价已经降到了1.9万/㎡。
开发商在备案价的基础上,还有折扣,最终项目的售价在1.4万/㎡到1.5万/㎡。
对此,当地房管局是默认的,“开发商自主降价销售属于市场行为”。
中国房地产报、证券时报接连发声,呼吁“房企降价促销”,只不过是把原先台下的东西,摆在了台面上。
楼市现在都半死不活了,还不让人降价促销,想啥呢?
03
结语
最近的重磅新闻,按斤批发,但对老百姓没啥用。
最期待的“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到现在都没下文,估计是商业银行不愿意放弃这块到嘴的肥肉,还在继续博弈。
似乎连央妈都放弃了,8月20日,最新一期的5年期LPR利率未降息,对房地产市场来说,绝对是个利空。
唯一算是大消息的“支持房企降价促销”,也不过是旧瓶装新酒。
再来看房地产的负面新闻,那是一个接一个的爆炸,碧桂园、恒大、融创不断爆出重磅消息,打击楼市信心。
老百姓的购房意愿已经很低了,还来这么一连串打击,着实有些伤人心。
要是再不来点儿干货,房地产这一次恐怕要跌穿谷底了!